1.油价疯涨、电车调价,选择混动车才是未来?
2.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是受管制的,中国大部份的原油是从国外购的,国际原油疯涨,国内成品油却不涨或涨得很少,特别是国内现在CPI高企的背景下,上调成品油价格更是难上加难,国家只有取财政的方式来补贴给炼油企业包括中石油和中石化,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在成本大幅增长(国际原油价格疯涨),而成品价格又提不上去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肯定出现倒退,投资股票本来就是投资未来的盈利预期,股价跌就会成为必然了
://zhidao.baidu/question/53716208.html
油价疯涨、电车调价,选择混动车才是未来?
2004年
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一度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4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3%,欧元区上涨2.1%,发展中国家上涨6%。但通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的措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基本消除。但从2005年全球情况来看,由于石油、农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较快,通货膨胀的压力仍在。 (一)石油价格居高不下。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剧烈动荡,油价一度创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油价高位强势震荡持续时间之长,为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近期纽约市场的石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55美元后,又创了4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不少专家预测,今年石油价格将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目前油价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的不断增长,二是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石油是以美元定价的,美元汇率走低意味着石油生产国的实际收入下降。三是投机。目前看来,去年开始的世界石油价格上升趋势今年将持续。油价的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仍然有限,也不会使美国的经济复苏脱轨,但对近年经济增长较慢的国家如日本和欧元区的影响将比较严重。
油价整体上是波动上升,但其中有很多大起大落(起落得很夸张,历史上很罕见).
今后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较快,油价应该会出现一个小低谷.但由于减少,各国竟争加剧等因素,油价肯定上升,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受全球疫情、国际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油价持续飙升。随着国家发改委宣布本月18号24时取新一轮的涨价,95号汽油均价突破9元,各大城市加油站当晚都排起了长龙,相信大家最近也深有体会。另一方面,在电动车领域,由于原材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各大品牌的纯电车型已接二连三的出现价格上调现象。一边是油价飙升,一边又是价格上调,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处于两难境地。
本期内容是买车君送给各位“燃油党”的一篇,在油价上涨的时代背景下,何不取折中的购车策略,选择更擅长节油的混动车型呢?
需要指出的是,混动车型的售价普遍比纯燃油车更高一些。从后期用车成本来看,混动车的燃油性价比优势一般在三年以后开始凸显,只不过由于车型价格、实际油耗的不同,各车型优势有所偏差。另外,本期买车君所推荐的均为30万元以下,且近半年以来上市的车型,包括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两种。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比亚迪驱逐舰05
上市时间:2022年3月
混动车型一直是近几年比亚迪的产品战略重心,包括驱逐舰05这次就只提供了插电混动版。作为一款11.98万元起售的紧凑型车,驱逐舰05也和唐、汉等高端车型一样,搭载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DM-i超级混动技术,最低荷电状态下油耗低至3.8升/100公里,在可油可电共同加持下,NEDC工况的综合续航长达1245公里。
当然了,出色油耗并没有使驱逐舰05的性能表现有所折扣,这套由1.5L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DM-i混动系统,其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81千瓦和135牛·米;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1千瓦和145千瓦,最大扭矩分别为316牛·米和325牛·米,百公里加速仅为7.3秒。无论是油耗还是性能表现,驱逐舰05都有着强劲的表现。
魏牌拿铁DHT
上市时间:2021年12月
得益于长城柠檬混动DHT技术的开发,魏牌旗下的玛奇朵、拿铁和摩卡三款车型均已实现混动版本的布局。其中,定位介于摩卡和玛奇朵中间的拿铁,搭载了一套由1.5T发动机 电动机组成的DHT混动系统,NEDC工况下综合油耗低至4.9升/100公里,油耗表现比较出色。
至于动力方面,这台1.5T的发动机集成了米勒循环、VGT增压器等技术,其压缩比为11.8:1,系统综合功率可达115千瓦,最大扭矩可达532牛·米,传动系统匹配两挡DHT变速箱,并配备弹射起步模式与单踏板模式。无论是油耗表现,还是动力水平,拿铁DHT可谓“双优生”。
长安UNI-K iDD
上市时间:2022年3月
UNI-K燃油版自上市以来赢得了市场不错的反馈,而插混版车型在产品力方面与燃油版一致,仅有的不同便是搭载了一套蓝鲸iDD混动系统,该系统由1.5T发动机 电动机组成,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22千瓦,最大扭矩255牛·米,电机的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330牛·米,在同级当中处于偏上的水准。
再说到油耗方面,UNI-K插混版在NEDC工况下综合油耗仅为0.8升/100公里,在最低荷电状态下油耗低至5.0升/100公里,另外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13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1100公里。如此成绩对于一辆中型SUV而言,的确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
奇瑞瑞虎8PLUS鲲鹏e
上市时间:2022年1月
作为奇瑞的旗舰车型,自家的鲲鹏DHT混动技术被率先运用到了瑞虎8PLUS车型上,并定名为瑞虎8PLUS鲲鹏e 。该车搭载了一套前双电机 后单电机 1.5T发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其中三电机可输出23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565牛·米的最大扭矩,在这套混动系统的加持下,新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9秒。
得益于全系标配的19.27千瓦时高能量密度电池组,新车在NED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为100公里,并配备多达9种工作模式。油耗表现上,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1升,最低荷电状态下百公里低至5.0升。总的来说,瑞虎8PLUS鲲鹏e 以燃油版车型的市场口碑做保障,以插混技术为卖点,对于格外看重油耗的消费者而言,的确值得购买。
星途追风ET-i
上市时间:2022年3月
2021年是自主品牌混动技术全面爆发的一年,与吉利、比亚迪等品牌一样,星途品牌同样有着自己的“星核动力ET-i全擎超混”插混技术。作为星途首款搭载该技术的车型,追风ET-i在最低荷电状态下,车辆的油耗表现为百公里4.8升,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05公里,整体实力表现很强。
至于动力方面,追风ET-i的插混系统是由1.5T发动机 双电机组成,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5千瓦,峰值扭矩为230牛·米;双电机的总功率为最大功率为240千瓦,峰值扭矩为510牛·米。新车还配备3个挡位和9种工作模式,以轻松应对各种行驶场景,这在同级车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现代途胜L混动版
上市时间:2022年11月
去年途胜L经过全新换代,新车无论造型设计、品质用料还是动力系统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在现代电气化战略的驱使下,途胜L顺势推出混动版本。具体来看,途胜L混动版搭载的是由2.0L发动机 电机组成的TMED HEV混动系统,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0.5千瓦,峰值扭矩为186牛·米。
值得一提的是,途胜L搭载的这台2.0升混合动力发动机,通过改善冷却系统、电子控制连续可变油泵可按需泵油等技术优势,有效改善了油耗表现,新车在WLTC工况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5.6升,丝毫不输于“双田”的同级车型。
广汽传祺GS8混动版
上市时间:2021年12月
自全新一代GS8上新之初,混动版相比纯燃油版更霸气的造型设计,就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作为家族旗舰车型,GS8混动版这次搭载了一套来自丰田的THS混动系统,但换装了自家的钜浪2.0T发动机,它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140千瓦和320牛·米,相比丰田的那台2.5L发动机性能更加强劲。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广泛应用于丰田车型的THS混动系统,早已经受市场的多年考验,在经过与钜浪2.0T发动机的匹配后,NEDC工况下油耗低至百公里5.3升,这意味着在常规状态下,加满一箱油就能跑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对于追求动力和油耗平衡的消费群体来说,全新一代GS8无疑就是他们心目中的黄金选择。
日产轩逸e-POWER
上市时间:2021年11月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买车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10年10月以来,伴随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2011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及相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刺激市场恐慌,油价大幅攀升。2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收报每桶93.57美元,当日涨幅为8.55%,创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热钱”涌入,已加剧我通胀形势,加大我宏观调控难度。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分析和预判其对我国经济影响,并提前做好相关应对预案。
一、国际油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10年5月-9月,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油价月均值维持在73—76美元/桶窄幅波动。但自2010年10月以来,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油价整体持续上涨。10月4日,纽约商品西德州轻原油(WTI)期货收于每桶81.47美元;11月1日,达到每桶83.29美元;12月31日,收盘报89.84美元/桶。
总的来看,2010年国际市场油价年平均价格比2009年上涨28%左右。2011年1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走势依然处于上升渠道。2月-3月份,因阿拉斯加油管关闭、北海原油平台关闭、利比亚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导致国际油价继续窄幅震荡上扬。
(二)影响近期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是以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供求关系因素。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4%,其中,美国增长3%,欧元区增长1.7%;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为9.6%和8.4%。尽管增速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呈现“普遍增长”的态势。在此预测背景下,石油需求量增涨预期乐观。欧佩克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将增120万桶,国际石油市场整体需求水平有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路透社的调查也显示,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增150万桶,至8860万桶,主因是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
另一方面,供给面来看则相对偏紧,增幅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全球石油产量大部分来自大油田,随着这些油田逐步老化,其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占世界石油总产量2/3的800个油田的产量平均每年下降6.7%。另外,全球石油新增产能高度依赖的产油组织的供给能力下降。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部分石油开发项目延迟,2011年-2013年间石油产能增量将出现下降。
2、金融市场与投机因素。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向全球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拉低了美元,而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成油价升高推手,石油越来越凸显“金融性”,美元与石油价格之间呈负相关性。美元贬值之后,很多投资者就抛弃美元资产,转向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从而推高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石油期货市场月度报告》显示,作为推动行情主力的基金机构不断做多国际石油期货市场。2011年1月,全球基金持仓的净多头数分别为149466手、169085手、166551手和143317手,与去年同期相别增长37.33%、24.63%、23.94%和43.86%。从这轮油价上涨趋势可明显看出投机炒作的行为。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是美元价格与石油价格“双涨”局面。2011年美国的增长速度为3.6%,欧洲增长1.7%,美国同欧洲之间增长差距估计可能大于2%,欧洲较缓的复苏使游走于欧洲的资本一部分分流到美元市场,一部分分流到石油市场,因而两个市场可能出现“双涨”局面。
3、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和自然灾害风险加大了油价上涨可能性。2011年2月22日WTI原油疯涨表明当前中东北非的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引发的风险已经扩大,加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为石油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加上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升高将吸引大量避险和逐利资金涌入石油期货市场。
对此,专家分析表示:一方面,中东北非危机及可能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投机和炒作行为重新升温,可能将继续推高油价。另一方面,只要地缘政治动荡不蔓延至海湾产油国,国际油价不致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 )数据,利比亚的每日产油量已滑落约100万桶。但是,如果包含沙特阿拉伯先前增加的每日70万桶产量,几乎能全数填补利比亚短少的原油供应。继沙特阿拉伯后,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尔及利亚三国,也有望于2011年4月把每日油产量提升30万桶。国际能源署也表示,其原油储备约16亿桶,可保证成员国5个月左右的供应。
此外,受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对石油的需求至少短期内将下降,当日国际油价一度下降至每桶100美元以下。但是,由于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灾后重建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因此,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地震后油价可能在短期将下降,油价中长期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油价上涨的比较分析
经分析,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有所异同。2007-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轮大幅度上涨走势,2007年初从每桶约50美元价位,不断攀升至2008年7月11日145.66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7月14日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迅速走低。2008年,油价在100美元价格之上只是停留了三个月,所以,有分析认为投机大肆炒作是当时油价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本轮油价上涨的因素较多,即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原油现实与预期需求增长,供给偏紧、金融市场上美元贬值、投机和政治因素等,共同推动油价较大幅度上涨。从短期看,美元流动性泛滥造成的投机炒作因素也是推动新一轮油价上涨周期的主导因素。
二、国际油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发生影响的渠道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层面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通过货币渠道对国民经济的产出和价格产生影响。
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因素分析,对于石油净进口国来说,油价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内经济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落实到货币渠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油价格上涨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而抵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有效货币政策是提高真实利率,这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一国货币当局应企业高油价成本补偿的要求,可能会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短期产出。从中长期看,货币当局却需不断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预期上升,长期和短期政策的协调和转换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国际油价巨幅上升对发达国家经济冲击程度大于其他国家。这是因为石油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大,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国际油价波动尤其影响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
当前,经历两次石油冲击后,发达国家普遍取了应对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节能减排,应对高油价的能力大大增强。相反,发展中国家多数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节能产业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石油依存度较高,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因此,高石油价格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大。发达国家国际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三个百分点,超过5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这表明,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直接影响我国内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剧通货膨胀预期。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受国际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以石油为能源、原材料的相关行业成本上升,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服务业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仍处于较敏感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形成压力,强化通货膨胀预期。国际能源署、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通胀”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直接取决于通胀形势的发展,而国际原油涨价,将使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二是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国际石油每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0.8%。摩根斯坦利2004年研究报告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中国的GDP将损失0.06%。
三是缩小贸易顺差。从进口方面来看,国际油价走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这些因素将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
四是消费者压力加大,企业竞争力下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给交通运输、冶金、石化、轻工、渔业、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企业只能将上升的成本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却难以向国外转嫁,这必然使行业利润减少,消费者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此外,我国未能完全实行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一方面,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幅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导致产业亏损,只能向财政申请补贴,从而可能将加大财政压力。2005-2007连续三年,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炼油业务较大亏损,中石化分别获得100亿元和50亿元、123亿元补贴,而中石油也在2008年年报中披露,当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57亿元。另一方面,当国内油价随前期国际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却突然下跌,社会舆论对国内油价政策没能及时下调价格产生不满。因此,决策者将在财政压力和社会压力之间挣扎。
总体上看,国际石油价格上升虽难阻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但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若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大,不利影响会更大,至于影响程度如何,要看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及持续的时间。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十二五”开局的起点上,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对进口石油需求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取长期与短期兼顾的综合配套措施来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
从短期来看,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控制好由外及内、由下游向上游产品传导途径,控制好通胀预期。一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控制通胀影响。综合考虑石油行业和相关各方的承受能力,利用更完善的补贴政策和消费税杠杆来平抑是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并减轻消费者负担。二是加快推进税改革,积极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切实按照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进一步推动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取有效措施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通过财税改革推动向节能降耗发展方式转变。另外,只有在非常时期,可以考虑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剥离中国石油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使用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措施,稳定国内油价。
从中长期来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降低石油依赖,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海外原油生产能力、建设多样化的能源通道和运输渠道、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之外,更要积极参加国际能源合作。伴随第二、三次石油危机冲击,国际石油合作机制在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框架下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是我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面对强大石油价格冲击,我国面临的最严峻形势是有“中国需求”却没有“中国价格”。我国需进一步加强与欧佩克的12个成员国、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际能源合作,参与制定新的全球稳定能源市场机制,提高国际石油价格、供应、需求等信息透明度。
我们应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声音,坚决消除“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上涨负责”等错误言论,并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石油储备并非导致很多国家不得不接受高油价的状况,国际油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中国是高油价的受害者而不是制造者。同时,警惕西方某些国家制造的“石油讹诈”,寄希望中国迫于石油等和原材料进口费用高涨,最终将向西方做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方面的让步。
借鉴国际做法,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通过远期合同来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充分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来影响国际油价形成。我国石油产业应进一步借助各种平台走向世界石油市场,坚持独立发展、多边合作的石油合作之路。